时间:2022-08-20 22:18:28 | 浏览:1320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必须充分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打造世界级滨水区。上海的城市文明从大江大河文明中走来,黄浦江与苏州河是上海文明的见证者,江河两岸不仅孕育了生命,还孕育了一个奇迹般的滨海城市。上海的“一江一河”不仅具有标志性的地理意义,还具有文化符号意义。“一江一河”文化品牌的打造将赋予上海新的文化神韵,以江河文化带动彰显城市魅力,助力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一江一河”见证上海伟大变迁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处于以苏州河为城市发展轴心的工业时代。虽然从行政区域而言,黄浦江地处上海的中心,但浦东城市化进程缓慢,上海处于“西城东乡”的城市发展格局。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浦东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服务,承担经济、金融、贸易以及交通枢纽方面的重要功能,从外滩向陆家嘴延伸,再向广阔的浦东新区拓展,“浦江两岸”成为上海的新指代。上海进入了以黄浦江为城市发展重心的金融时代。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重要的文化转折,黄浦江沿岸的世博会场馆使得浦江两岸的文化形象得以塑造,通过世博会走向世界。上海进入了以“一江一河”为城市软实力纽带的文化时代。
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一江一河”之于上海的意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生态环境改善,到航运功能便捷;从生产生活的活力带,到产业升级的创新带;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到人民精神生活的乐土。“一江一河”见证了上海的伟大变迁,是上海城市文明之生命线。江河奔流不息,流经万代。《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在政策层面,正式将“一江一河”发展纳入上海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既要有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要有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扎实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深入推进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不但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的基本需求,还要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高级需求。新时代,上海江河文明的现代性转向根植于“一江一河”当代文化价值的彰显。时代变革、理念变迁、需求升级,迫切要求上海从国际大都市的层面,重塑江河文化,通过打造“一江一河”文化品牌,带动上海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
全方位、多角度构建“一江一河”文化品牌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我们要系统性地梳理黄浦江与苏州河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构建“一江一河”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江河文化对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一江一河”串联沿岸文化珍珠,“文化+”江河游览赋能文化品牌建设。
“一江一河”流经了上海的历史与现代,见证了江河两岸的变迁。为了更好实现城市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要利用好上海美丽的江河资源,带动两岸的文化焕发新生。坐落于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正好处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可以此为起点,梳理黄浦江与苏州河两岸的文化亮点,实现水陆文化旅游联动发展。“世界会客厅”,顾名思义,是会见客人的地方。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客人来自全国、全世界,需要拿出上海文化中最亮眼的部分招待客人,让客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地道的上海文化。可借助文化艺术表达上海文化、上海精神与上海气质,把游船作为流动的文化空间,赋能文化品牌建设。如在游船上展览海派绘画、影像作品;请沪剧演员在游船上表演一段沪剧;让游客戴上VR眼镜,了解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多功能设计活化滨水空间,节庆活动营造“一江一河”文化氛围。
如果江河文化缺乏对人民的吸引力,那么即便风景美丽,也依然死气沉沉。江河文化是流动的、体验的、情感的,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上海打造“一江一河”文化品牌,要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布局滨水空间,兼顾多年龄段、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利用好滨江滨河地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体验需求。如建设滨水公园,集聚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网球场、儿童游乐园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利用码头资源创造滨水文化符号,将上海风格各异的码头打造成多元化滨水文化空间。节庆活动拓展人们感知城市文化的传统方式,是活跃静态滨水文化的新路径。可通过文化活动激活滨河滨江空间的文化活力,精细化设置表演区、视觉艺术区、球类区、亲子区、宠物区等,通过预约等方式组织活动。可举办以“一江一河”为主题的文化节庆,开展富有特色的水上文化体验活动、滨水文化空间主题活动、水上体育赛事、水上表演艺术活动等,营造“一江一河”独特的文化氛围。通过节庆的仪式感营造“一江一河”文化氛围,吸引更多人来“一江一河”观光游览,带动上海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
三、打造“一江一河”系列文化品牌,塑造标志性江河文化符号。
“一江一河”是一种线性文化形态,它流经的地理风貌、文化景观、文化地标需要系统性梳理、集中性展现,拓展多元化渠道、采用创意化表达进行宣传。例如,建设标志性文化场所,提炼江河文化精髓,建设“一江一河”博物馆、“一江一河”主题公园;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文化体验,推出“一江一河”沉浸式VR游览;借助艺术表达展示形象,塑造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江一河”城市雕塑;宣传标志性建筑扩大影响,打造“一江一河”交汇处的“世界会客厅”;开展文化活动吸引关注,开展以“一江一河”为主题的摄影比赛、诗歌创作比赛、水上体育赛事等;借力多维度宣传提升知名度,推出“一江一河”文化地图,建设“一江一河”导览APP,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广“一江一河”文化活动。调动市民参与“一江一河”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扩大“一江一河”文化品牌的辐射力。
四、培育“一江一河”文化归属认同,营造处处可感的江河文化温度。
黄浦江与苏州河所承载的文化归属认同是“一江一河”文化品牌的灵魂。江河文化背后的归属认同,首先来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认同,依托于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个性气质。“一江一河”所凝聚的文化归属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脉,吸取本地文化养料,立足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开出满园绚烂多彩的文化之花。
赋予“一江一河”文化以温度,不但要拉近江河与人民的物理距离,还要拉近心理距离。文化的温度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综合情感体验。便捷交通、便民步道、观景台、休闲座椅;特色餐饮、咖啡厅、自动售卖机、文创产品销售;文化机构工作人员素养、市民文明程度、游客素质……“一江一河”文化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场所本身的功能,更渗透于周边一切承载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细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处处体现着城市的精神品格,是人民切实可感的城市温度。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周丹旎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孙悦凡
上海人的年夜饭菜谱,12道特色上海菜,每道菜都是上海人的最爱。上海是我们中国经济中心,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之一。上海人爱好甜食,各种炒菜都会加入白糖炒制。上海菜的特色是浓油赤酱,很香。今天是1月12日,还有19天就到除夕夜了,除夕夜的年夜饭各
12月19日,区委政府召开城市管理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按照“干净、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城市管理五要素,着力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将精细化、网络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落到实处。会议场景区委副书记陶毅指出,昭阳区肩负着昭通中心城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2年08月20日15时58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强雷暴云团影响,预计未来3-4小时本市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8-10级的雷雨大风,请加强防范。上海中心气象台2022年08月20日15时47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本市大部地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局部地区伴有一小时30-5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和8-10级的雷雨大风,请注意防范。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200万标箱,连续9年位居世界城市首位;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1600万亿元,成为世界上要素市场最齐备、中外资金融机构最集聚的城市之一。陈梦泽摄从荒芜滩涂到未来之城,临港已成为上海发展的缩影之一。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一年零八个月后,2018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
到底哪一天到来?在如此严峻的疫情下,尽管政府在尽最大的能力保障百姓生活物资等,但是政府也很难,能力也有限,会有多少打工族真的因为没钱买不到稀少的物资而挨饿?有多少弄堂里的老人不会智能手机和网购而被困家里陷入绝地?
正值第二届“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从今天起,星巴克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元的咖啡文化活动以及创意的咖啡饮品,参与这场覆盖全城的咖啡盛宴。在第二届“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星巴克臻选威士忌桶酿冷萃咖啡将首次登陆所有上海星巴克门店,给上海咖啡爱好者以独特珍酿体验。
澎湃新闻记者陈少颖5月17日,上海中心城区防范区市民走出小区,在梧桐树掩映的新华路上骑行。5月17日,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防范区的居民们第一次拿到了出入证,走出小区。良友集团介绍,5月16-17日,良友便利已恢复12家线下营业的门店,位于金山区、虹口区、长宁区。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贺梨萍8月20日上午,上海市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
会上,市文化旅游局发布了“喜欢上海的理由”城市系列宣推活动第二季“上海人游上海”的十大主题。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实习生 刘岍琳8月30日,2022年“四季上海”秋季发布会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孙雯8月30日,2022上海百强企业排行榜发布,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位列“2022上海企业100强”第七,并连续五年蝉联“2022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一。同时发布的还有2022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和2022上海新兴产业百强发展。
从进驻外滩万国建筑群,到陆家嘴全球金融中心跨江而立,扎根上海二十八年来,光大银行上海。三十载峥嵘岁月,三十年风雨兼程。1992年,中国光大银行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从国际饭店萌芽新生,到天津路2号起步创业。
在上海市的各个郊区当中,松江区一直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城区自成体系,依赖上海市区比较少。在松江区的范围内,交通是以松江城区为中心,而不是过分依赖上海市区。即便是轨道交通的延伸,也是自成体系的角度,而不是打造“睡眠之地”。
今天(12月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模范集体表彰会松江分会场视频会议、松江区劳模先进表彰大会在区办公中心召开。松江区共有两人获评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18人获评2015—201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
2020年7月,通过对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结,松江区在上海市的各个区当中,发展也是比较好的,几项经济指标还是在增长。从本年度的情况来看,松江区有了再次引领上海郊区的趋势。上海市松江区在2020年已经进入稳步发展区,G60科创走廊的产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