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0:19:11 | 浏览:2266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崇明区农技中心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和区蔬菜站,全面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本文图片均为 崇明区供图
维护生物安全,上海崇明区全面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据崇明区介绍,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数量呈上升趋势,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由于缺少天敌制约,往往肆意生长为当地新的优势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对此,上海崇明区农技中心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和区蔬菜站,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区农技中心及时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
崇明区农技中心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和区蔬菜站,全面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本次崇明普查对象范围广、数量大,包括外来入侵植物、病害、虫害三大类共285种,其中杂草192种、植物病害40种、植物虫害53种。结合各乡镇具体情况,崇明区共设立了60个普查点,成立了6个专业普查小组,协同开展普查工作。普查小组由区农技中心、执法大队、蔬菜站三方人员组成,各乡镇也明确了1名普查联络员,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近日,市农技中心专家到崇明对普查工作开展现场培训,6个普查小组技术人员较好掌握了本次普查工作的技术要领。9月开始,各普查小组将正式开展每月两次的实地踏勘和标准样地调查,同时做好标本的制作及鉴定、图像拍摄等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有效。
对崇明区来说,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于8月正式启动,计划至明年7月全面完成。期间将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样本,进一步摸清崇明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和重点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发生面积与危害状况,力争为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崇明区农技中心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和区蔬菜站,全面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本文图片均为 崇明区供图维护生物安全,上海崇明区全面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据崇明区介绍,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数量呈上升趋势。
上海人的年夜饭菜谱,12道特色上海菜,每道菜都是上海人的最爱。上海是我们中国经济中心,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之一。上海人爱好甜食,各种炒菜都会加入白糖炒制。上海菜的特色是浓油赤酱,很香。今天是1月12日,还有19天就到除夕夜了,除夕夜的年夜饭各
文 / 晓匠过去的2021年,这一年的新国货,上半年火热,估值高投资多。下半年寒冷,市场纷纷唱衰,而年末的疫情又将萧条情绪推至极致。而我们认为消费的特点会在这轮中被再次验证:消费不一定是成长最快的行业,但消费一定是最抗周期的行业。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十一假期,好多人都跑到了露营地玩。
日前,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的科考探险队在广西乐业取得新收获,确认发现1个标准天坑。在此之前,广西乐业已发现天坑29个,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发现的天坑底部隐藏着一片原始森林系统,专家研究认为
24日,记者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当地再次发现2个新物种,分别是蕨类新物种——武夷山卷柏,昆虫新物种——璞云舟蛾。相关学术论文已于上月分别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权威期刊《PhytoKeys》和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
作者:王谢爽,陈睿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今天(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十一长假也即将到来。但是由于新冠疫情,我们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也不要失望,今天我们跟着两位老师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去看看!
24日,记者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当地再次发现2个新物种,分别是蕨类新物种——武夷山卷柏,昆虫新物种——璞云舟蛾。相关学术论文已于上月分别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权威期刊《PhytoKeys》和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武夷
丹霞呵叻蛛 陆千乐摄丹霞铁马鞭 陈再雄摄东方卷柏 陈再雄摄丹霞铁角蕨 郭剑强摄南岭山脉是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李红辉摄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李贵清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近日,有关科研团队先后发布了丹霞呵叻蛛、丹霞铁马鞭、。
丹霞呵叻蛛、丹霞铁马鞭、丹霞铁角蕨、东方卷柏等4个新物种于近日先后正式发表。南都、N视频记者日前专访上述物种的研究团队了解到,这些动植物新物种有的已成为植物园艺工作者广泛使用的绿植种类、有的能够改善土壤条件、有的发现源于偶然、有的不仔细看“
记者近日从广东韶关市丹霞管委会获悉,丹霞呵叻蛛、丹霞铁马鞭、丹霞铁角蕨、东方卷柏4个新物种先后正式发表,再次刷新丹霞山物种记录。目前,在丹霞山已知高等植物约2260种,其中有15个植物新种是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它们大都是丹霞地貌特有种,多。
昨天中午,橙友“朱二”在橙柿互动发帖:青条丝一如既往多,红猪和黄尾巴不见踪影,老钓鱼说,这几年外来物种太阳鱼大量繁殖,吃其他鱼卵,已经成灾。岸边确实能看到太阳鱼的幼鱼,这玩意不好吃,肉很粗糙。另一位橙友“左右我的梦”也在千岛湖看到了太阳鱼:
入冬以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不失时机地抓好冬种种植生产,引导农户结合各地实际,闲田活用,在冬闲田里种植大白菜、白萝卜、莴苣、菜心等经济作物,实现“绿色过冬”。目前该区完成冬种面积15.81万亩。笔者在平桂区菊峰媛家庭农场田间地头看到,农场主胡
【来源:广西省农村农业局_崇左】据网友在网上爆光我县某休闲山庄饲养有鳄雀鳝,供游客观赏游玩。接网友转发鳄雀鳝有关视频,9月2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到渠黎镇某山庄开展外来物种调查取证工作,经调查,该山庄确实存在饲养外来物种鳄雀鳝,鳄雀
来源:【黑龙江日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一批7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19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是我国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共享利